论文摘要:浅论初中作文素质的提高
论文关键词: 初中 作文素质
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。老师辛辛苦苦地选择训练题目,仔仔细细地写作指导,认认真真地进行批改,苦口婆心地进行讲评。但是,每当作文时,同学们面对作文题,还是皱着眉头,愁在心头,总觉得无处下手,无话可说,即使有满腹的情思,说出来之后就变成了平平淡淡的“白开水”。每次作文之后,同学们仿佛经历了一次“炼狱”,这种高投入,低效率的作文教学是当前存在的较普遍问题。那么,怎样提高作文教学效率,培养学生素质呢?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,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理解。
一、深入生活,敏锐观察,积累写作第一手素材。
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积累。“厚积薄发”是教学的途径和追求的目标,只有“厚积”才能做到“薄发”。因此我们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,丰富学生生活的色彩,学校和班级最好每学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,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,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写作素材。写作文,就要有作文的材料,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?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生活中来。学生升入了中学,生活里有了许多新内容,按理说作文素材应该不会缺少,可是不少学生提笔作文,还是觉得没有东西可写,这是什么原因呢?高中语文论文其中主要的原因有两个:一个是缺乏对生活必要的细心观察;一个是缺乏对生活素材的平时积累。那么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呢?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社会生活的能力,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:第一必须让学生观察大自然,投进大自然的怀抱。大自然是一个瑰丽神奇的世界:山川日月、风雨雷电、鸟兽虫鱼、花草树木……广阔的大自然无时无刻不在展示一幅幅迷人的画卷,无时无刻不在勾起我们无边的遐想。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怀抱,让他们观察飘逸的云、喷薄的朝阳、金色的晚霞,去聆听归巢的鸟雀、低吟的伏蛉,去寻找春的足迹,去感受夏的繁茂,去体验秋的丰盈,去领略冬的萧瑟……让学生走进大自然,亲近大自然,拥抱大自然,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,积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。第二要让学生观察身边最熟悉最平凡的人,当我们把观察的眼光由博大神奇的大自然转向茫茫人海之中、芸芸众生之上,我们会由衷的赞叹,人物的世界很精彩。不同的穿着打扮、身材长相、言谈举止,迥异的人生经历、处世态度、理想追求、脾气性格等等,这都是学生观察的内容。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始进行观察,体会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,描绘出个性化的人物,写出平凡人物和不平凡人物的闪光点。如我教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如何忙里忙外,如何干她所从事的劳动,遇到了那些困难,如何克服,体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生活。通过指导后,这次作文涌现不少优秀作文,其中有篇文章我在全班朗读了后,学生深受感染,原来总觉得自己的母亲很平凡,但现在也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可写。只要善于观察、善于发现,生活中有不少闪光的凡人小事值得去特写。
1/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|